鲤鱼乡 - 言情小说 - 庶出之咸鱼奋斗史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

分卷阅读12

    十两之多。银票则是由向晚的月例积少成多到票号里换的,向晚和向晴一样,其他用度不算,另有每月三十两银子的月例,之前除了偶尔打赏下人或是置办些汤水点心,也没有什么花销,是以这几年下来,余下也有一千五百多两,再加上杭绸袋子里也有三十多两银子加上三吊钱。

对于这个数目,向晚还是比较满意的,要知道,时下一户普通的人家每年的生活标准不过十几两银子,当然,富贵人家一顿家宴就可以吃掉数百两进去,银子够不够花没有标准,端看过的是什么生活。

当天,向晚让九儿从匣子里取出来一张三十两的银票交给了申mama,算是回报这些年申mama对她的抚育之情。申mama感激涕零,俞府公中给过二十两是每个不去上京的人都有的,而这三十两却实打实是二小姐用自己的体己贴补她的。

向晚此刻拿着账本,又接着刚才记下【2.金子180两,银票1500两,40两日常花销。】结论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只能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除了以上,向晚又盘算了一下手里比较贵重的财物,犹豫了一下,填下了几笔【3.白玉禁步一对价值200两,翡翠掐花头饰一对价值100两。赤金璎珞项圈一只价值200两。前朝钱塘青瓷笔洗一只价值300两。】那些100两以下的或是不能保值的暂时未算。值钱的首饰什么的除了那对翡翠的头饰几乎没有,倒不是范氏厚此薄彼苛待向晚,实在是因为向晚才7岁,现在置办为时过早。范氏其实真的不小气,那个白玉禁步还是范氏母亲留下的旧物,向晚很知足。

好吧,这些人财物虽然在向晚名下,但她距离真正有支配权至少要等到出嫁,现在只能望也梅止渴。其他大件更不用说,汝窑的瓷器,牙雕的炕屏,水晶的盘盏,摆着是好看,可也只能当成是借来的,只能看,不能动。

针对以上,向晚觉得经济自由的道路实在是,路漫漫其修远。

向晚为了未来生计发愁的时候,殊不知,正院上房里范氏也正在琢磨,她名下的这些产业家私该如何处置,其中绝大部分当然要留给自己的亲生女儿向晴,再留给向晚一些,女孩子将来出嫁的时候生活质量高低和陪嫁可有着直接的关系,就算不看在红英的面上,向晚在自己膝下7年乖巧懂事,怎么会没有孺慕之情。可是这些产业和家当如何平安顺遂的传承下去,却有点伤脑筋。毕竟姐妹俩年纪还小,不能直接出面,还要防止日后有人觊觎从中作梗。

所以范氏将将能起身,就把赵嬷嬷找了过来。

“我的小姐,你怎么能如此不顾惜自个的身体,刘医正昨天才说了你此番病的凶险,日后只能安心静养,你不在床上好好躺着,是想要了老奴的命吗?”房里没有旁人,赵嬷嬷情急之下说话也就没有了顾忌。

“我拖着这残躯,左不过是捱日子罢了,趁着如今还能起的来,须得尽早把身后之事安排妥当,也好安心闭眼。”

“小姐你又说这丧气话,有刘医正在,说不定真的能妙手回春,你这几次施针,精气神可是好了很多。”

“我自个的身子,自己还不清楚吗。旁的话我也不多说了,今天找嬷嬷来,是有重要的事要同你商量。”

范氏勉强坐正了些,从枕头下面取出一摞契书出来。

“趁着这次老爷升迁到上京赴任,我琢磨着,把这些年我名下的产业好好归拢归拢,也好顺利交托下去。福桂哥这些年帮我打理着这些产业,我一向是信得过的,以后少不了还要他继续扶持晴儿,等到她顺利成人。”

“小姐放心,旁的不敢说,老奴和福桂拼死也会护得这些产业,顺顺利利地交到大小姐手上。”

“虽然还没到年底回账,但按着往年的出息估算,我对现在各地的产业有些打算,此时不便召见,嬷嬷回头帮我传话给福桂哥。”这些产业经过多年经营,大部分都收益不错,也有略差些的,范氏打算直接发卖了或是赁出去。

“诶,老奴记着呢。”

“上京太常寺那处三进的宅子,我记得之前租给了前太承李府,如今可是收回来了?”

“老奴和福桂上次去上京的时候已经交待了过去,上个月月底就腾出来了,只不过还差着十多天期限,老奴做主找补了那家200两银子,算是还了一个月的租钱。”

“那就好,这次回上京,虽然有官员的行馆安顿,终究还是逼仄了些,哪里有住在自己宅子里舒坦。这几天也该安排下人先去上京打个前站,提前准备一下才是。”

“小姐放心,这些琐事有小小姐和谢姨娘盯着,不会有错漏的。”

“是啊,是我糊涂了,有红英在,我再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平安坊那处三进的宅子和如意巷那处两进的宅子如今还租着,可需要收回来?”赵嬷嬷这些年跟在范氏身边,可以说对范氏的产业了如指掌。

“那倒不用,那两处宅子虽不大,位置却好,我若没记错,那两处宅子加起来,每年也有3500两的进项。”

“小姐说的是,老奴也是这么想。当初老夫人置办这两处宅子不过花费了一万七千两,如今旁边小一些的府院都已经喊到了三万两,还是一屋难求。”这两处宅院是范氏当初的陪嫁,距今15年,而太常寺那处则是范氏成婚后才买的,俞文川成亲的时候本来有一处两进的宅子,但是距离翰林院太远,范氏心疼丈夫奔波,才在距离翰林院最近的太常寺置了宅院,入手的时候不过两万两银子,如今房价已经翻了倍。

“还有就是那几处铺面,我想着,卖是肯定不卖的,但是日后晴儿自己经管起来也多有不便。不如只留了绸缎庄正常经营,至于酒楼、点心铺和琴行就停了业,收些租子了事。”

“老奴记得那酒楼在如意巷,生意也好,每年出息有3000两上下,管事也是老人了,要是关了着实可惜。那琴行和点心铺加起来不过一千多两的出息,倒是没什么打紧。”

“酒楼虽然有我兄长帮忙照应,但是需要打点和费心的地方太多,还容易招惹是非,赁出去虽然有些损失,却更省心。”

“还是小姐想的周到。”

“你此次去上京,可留意到近郊的土地都是什么行情了?”

“比承熙十二年翻了不止一番,当年还不时兴囤地,上京也没有那么多要置办家业的官员。”

“既然如此,趁着如今上京,把那些收成差些的中等和次等田地变卖了去,只留西山那两处30顷的上等良田和观莲山那处20顷的良田。”

“西山和观莲山还各有一处果林,小姐看看是不是先留着,虽然出息不如庄田,但这两年上京风行吃些南边来的水果,咱们林子里去岁刚移种了一批,还没看见出息呢。”

“那就先留着吧,不急在一时。上京那边,暂且如此吧。”范氏说了好一会话,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