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 言情小说 - 重生七五军嫂成长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72

分卷阅读272

    是举双手赞成,直接嘴利索的把那些酸溜溜说难听话的人兑了回去。当然,她们的动力并不是像是杨文江沈保国想要赶紧挣钱,还了文娟的那一大笔欠款,而是想到了家里挣钱宽松富裕的日子。想到了文娟的滋润,文娟手头的大方……

这些可能面对的风言风语,文娟提前给两人做好了心理准备,所以,两人虽然有些难为情,却是坚持下来了,这一点儿,包括两家媳妇要求帮她们娘家出动机子,只要不按照他们的标准来,他们也没同意,规矩立起来了,再探远近亲疏。第二日,他们不管两个村子里的议论纷纷,犹豫或者说道其他,两家机子一起上阵,先去前杨村把沈兰杨大河杨红旗杨红星家里的地都犁了出来,凭证完整,打垄点玉米,撒豆子……播种完成。这是要把杨红旗和杨红星从劳作中解救出来,也是再做个宣传,等他们忙起来,刚好可以替换班!

再看到这两家的地也都迅速的种完之后,看到机器实打实的效率,两家村子里手头有些闲余,并且想快速把秋种完成歇一歇的人家,就开始找上来门,这是回去都算了下,无论是沈保国还是杨文江订的价格都很切合实际,用人家的机子,自然要付点儿油费辛苦费,他们权衡了一下,也很能接受,用机器,人少累点儿,省下的要钱营养钱也就够付犁地耙田的钱了,人还少了累,少了病,觉得可行,这就打开了局面。

沈家村那边,最先上沈保国家门的就是沈茂林和沈二牛,沈大伯一家,他们手中不太差那十来二十块钱,能用小钱解决的事情,人少累点儿,他们腾出来时间,可以忙活别的事情。特别是沈茂林和沈二牛,心中更是怀揣大事,不能耽搁,也是给沈保国以身做宣传。

村里人大多都不傻,一来二去,都明白过来那个理,有一个接受的就有两个三个四个……也都求上门来,排着队等着沈保国和杨文江给他们犁地耙田,有的慢一步的,不由都开始埋怨自己,怎么没早点儿算明白。

这个时候杨红旗杨红星两个兄弟就派上用场了,杨红旗去帮沈保国,杨红星去帮杨文江,两人替换班轮流给答应下来的人家按着先后顺序,犁地耙田,机器用得越来越熟练,昼夜不停的忙活,加班加点,也没耽搁了哪家。这周围十里八村的,哪个没有沾亲带故的,两家的名声也不有传了出去,连附近外村的人,也都过来相请,排队等着便利……

连轴转了半个月,终于把该忙完的忙完了,四家男人坐在一起算着账目,除了还有一些零碎。一亩地犁地三块钱,耙田两块,他们两个人轮班,从最开始的按着打招呼的先后顺序,到后来多了上门的人家多了,为了节省更多的时间,地挨着的就一块地一块地的挨着来,更节省时间,他们昼夜不停,轮班来,依着他们的效率,也不过晚了两三个小时,不是那些挑头计较的,都能理解。赶着天气给脸,赶紧的就把地整好了,他们只负责犁地耙田,记下账目,一天好了最高峰能犁百十亩地,其他时间也不少,半个月下来,他们也弄了有小两千亩地。

基本上,犁地撒种就要耙田,一亩地就有五块钱,总账算下来,毛利居然将近有小一万块钱。他们这一个月忙得脚打后脑勺,概念里也不过是一亩地五块钱,谁想到,积少成多,居然能有这么多得收入,可是狠狠的让四个大男人心里狠狠的跳的扑通扑通,不淡定的一而再再而三的算着那小学题目,再三肯定,不是自己眼花了,是真的如此!

“我的乖乖!”杨红星是他们几个之中最小的,看到这个总账的数字,不由乍舌瞪大了眼睛,“这一个月起早贪黑的,真是值大发了!”哪怕是有的时候实在困的,拖拉机都差点儿跑到路沟里,屁股都闷出来了痱子,颠簸八瓣,腰也快折了……但是一切的劳累,看到这个结果,那真的都值了,简直比抢银行还容易。

“卫国媳妇真是给咱们指了一条好路子!”按照他们这边的情况,能买的起机子的还是少数,一年两季,还真的少不了他们的赚头。尝到了甜头,四人不由定下来冬种要更加好好干,这样的收入,哪怕累极了,也比地里刨食拼死累活地里三五年攒下来的收入高。

他们手头钱少怕周转过来,他们是按照文娟叮嘱的,最开始定好规矩,地头交易,一手犁地耙田,一手交钱,所以钱就在手头,都在他们身上专门找了个大包包着,天天随身带着,睡觉压在枕头下,没敢让家里人摸到手。四人分着把那细碎的毛角一块两块的数起来,归类整齐,妥妥的能和他们算出来的总账目对上好。

兴奋过头后反而更能冷静下来,四人开始刨除油费,机器的保养费,后续的维护费用……最后居然还能剩下来一个巴掌还多一根指头。

按照当初说好的规矩,机器借的款大家一起还钱,扣除机器的使用费用,纯利润平分,一家到手都有一千多块钱,这样的收入,对于平日里,一年到头能攒下来两百都是富户,那简直是翻倍的收入,而且,这只是一季,还有一个冬种呢,而且农闲的时候,文娟给他们指点的第二条路,肯定还能挣的利润,那还是个长久的利润呢,也就是他们多跑跑,就能挣钱,四个男人对未来满满期待。

说不定,到年底,他们就能把借卫国一家的钱换上,明年多勤奋勤奋,还能再添两部机子,在周围周围大干一场呢。

第三百零四章干劲

哪个男人没有野心,当有了门路有了,老实人也雄心万丈。四个男人经过这一次的合作,更是知道彼此的个性,合作起来稳妥又有赚头,也就继续合拍下去。

这边几个男人忙得热火朝天,眼看着一天比一天的神采飞扬,那边,拿了点儿好处,早早的借了人家的耕牛,把自家的地种完的杨文兰,获得了丈夫试试看的支持,给文娟打了个电话,让她帮忙弄一批不要价位太高,但是新鲜好卖的货源给她寄过来。

她在丈夫的陪同下,骑着文娟那辆聘礼自行车去镇上,坐车去了县城。那辆自行车发到京都不方便,用得到的地方也不多,文娟就和沈卫国商定后,先借给了自家大姐用。

县城他们来的不多,张大海倒是来过几趟,汽车站附近已经很热闹了,他们打听了县里最热闹的还是百货大楼附近,仔细的查看研讨了地方。

回了家,杨文兰等着文娟把东西寄送过来,又向文娟讨教了些思路指点,怎么更好的售卖,别人的成功经验之后,她就一咬牙,一恒心,抱着怎么着也要给孩子挣一顿买rou的钱回来,直接提着包袱让丈夫送她去了公社,坐上去新苏县城的公交,踏进了县城路边摊卖货的开始。

等到后来,杨文兰成了新苏县乃至申市都数一数二的成功女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