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 言情小说 - 八十年代锦鲤运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26

分卷阅读826

    给外公打气,“再生稻第一茬产量一般都不会太高,主要是看第二茬。注意做好保水工作。”

今年上半年雨水下的太厉害,按照惯例,下半年降水量估计会不足。

林蕊蹲在禾蔸旁边,盯着那嫩生生的绿芽,感觉不可思议:“就这么长出新稻子来?”

郝教授笑了:“这有什么稀奇的?咱们老祖宗多少年前就种再生稻了,就是那时候望天收,没有系统的对稻种进行选育。”

林蕊点点头,双手托着下巴,老气横秋道:“要是真这么长的话,可是能省很多事呢。”

起码一茬翻耕播种是省下来了。

少女突发奇想:“教授,有没有再生麦跟再生油菜呀?”

如果有的话,那岂不是能够省很多事?

小麦跟油菜能够越冬,说不定可以直接一年三熟呢。

郝教授愣了下,旋即哈哈大笑:“这我倒没有研究过,不过要是咱们再往南边去点儿,倒可以考虑再生稻跟油菜轮作,一年三熟。”

可惜江南地区条件还是差点,收割完二茬稻谷之后再抢在4月份之前收割油菜不现实。

“最好水稻子也能越冬。”林蕊异想天开,“这样的话,就跟我的水芹菜似的,割了一茬又一茬。”

那多省事呀,种一年可以收获好些年呢。

郝教授来了兴趣:“你说的越冬水稻其实有,不过也就是一年长两茬。水稻说到底做的还是光合作用,没有足够的光照和温度,是不可能实现成长的。”

林蕊双眼放光:“那是不是就可以在南海种植呢?”

那儿的光热肯定足够,晒都能晒死人。

苏木摇摇头,指出了实际问题:“每年都这么种下去的话,土壤会板结的。”

农田经常翻耕的原因,就是害怕土壤板结。

林蕊不假思索:“你傻啊,咱们用蚯蚓不就结了。”

她指着周围的水沟,“蚯蚓怕水,咱们把蚯蚓放在田里头,它们连逃跑都不敢。”

这么多蚯蚓,想要把它们收走的时候,直接利用蚯蚓的畏光特性,不就结了。

苏木一愣,觉得蕊蕊说的好像很有道理。

林蕊臭屁轰天,得意洋洋的紧:“那当然,我一向最讲道理。”

鹏鹏在边上鼓掌,捧二姐的臭脚:“二姐你真厉害,这样咱们就不用耕田了。”

郝教授笑出了声:“你把稻子种在哪啊?你还指望把稻子种到海水里头去呀?”

林蕊开始犯愁,灌溉的确是个大问题。海水淡化消耗的成本本来就高,要是

利用淡化海水浇灌水稻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

最最要命的问题是,南海岛礁面积有限啊。

孙哥种蔬菜利用的都是立体种植技术,总不能让他立体种植水稻吧?

郝教授转过头,意味深长地看着她:“这就要看你的呀,我们都年纪大了,未来是你们的。”

林蕊吓得心惊rou跳,赶紧嚷嚷着要去帮外公推板车。

港镇人现在用的是煤气灶。

田里的秸秆不允许焚烧,也不带回家里头用。而是直接用车子拖到镇上,按照秸秆的分量直接换煤气。

就跟乡下油坊一样,往里头送了多少菜籽,就相应的兑换成多少油。

等到家里头要吃油了,直接凭着油证去油坊打油就行。

垃圾场统一收购了农户的秸秆用于发酵生产沼气。

为了避免沼气灶烧饭火时大时小的缺点,他们只接给农户发的是煤气。

林蕊等人兴冲冲的推着板车去河边,大爷爷的船已经在那儿等着。

因为种的是再生稻,避开了农忙高峰期,所以大爷爷一条船要运的全是郑家稻草。

“还是不方便。”林蕊撅着嘴巴,“还要我们自己送过去,应该他们过来收的。”

“等到秋收农忙的时候,就会过来收了。”魏镇长从岸边的柳树后头走出来,“单一个,人家过来收不划算。”

林蕊做鬼脸,傲娇的不得了:“那我下回让我外公外婆留着稻草。我家养蚯蚓养蘑菇,都用得到秸秆呢。”

魏镇长笑出了声:“这也是个好主意。”

他话音才落,船头走下个中年男人,一见他就嚷嚷:“老魏,这样不行啊,铝电解厂的项目还得还给人家上马镇。”

魏镇长眉毛挑得老高,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那可不成,咱们共产党员领导干部,最重要的是讲诚信。我都承诺好了哪些人进电解厂上班,你现在跟我说不成?”

当初为了安抚港镇人民情绪,市里头跟县里头都承诺过不少项目。

魏镇长一贯信奉rou吞到肚子里头才是自己的,即使外头暴雨如注都没耽误他张罗出厂房。

结果大河里头的水位虽然一涨再涨,好几次都岌岌可危,居然却硬生生地扛住了,港镇的圩埂自然没有再炸。

如此一来,上级政府自然回过神。这些项目是给港镇搬迁的补偿啊,既然港镇都不用搬迁了,那当然得收回头。

“不成。”魏镇长一口咬定,“这不搬迁也是上级领导做的决定,不是我们港镇老百姓不配合工作。我们这儿什么准备都做好了,你们说不搬迁就不搬迁了。我们感觉老百姓的感情受到伤害,还不知道找谁算账呢。”

开什么玩笑,rou吞到肚子里头那就是自己的。

指望再从港镇人嘴里头抠下那块rou,做梦!

第379章想办法还钱

9月下旬,苏联人总算想起来他们还有一艘军舰调在南海里头,只露出水面个尾巴。

等到金兰湾基地里留守的舰艇终于出发,前去看望它孤零零的伙伴,苏联人惊讶地发现岛礁居然已经填的差不多了。

中方表示,为了帮助苏联军舰尽快浮出水面,在华东地区大洪水过去之后,他们第一时间安排了尽可能多的挖泥船过来迅速吹沙填海。

眼下,围着军舰的堤坝已经修筑了一半,等到两头合龙成功,就可以往外抽吸海水,让军舰显露出来。

邹鹏有些忐忑不安,试探着问孙泽:“孙工,你说他们会不会有意见啊?”

要是那些外国记者团还在的话,估计非得闹腾不可吧。

短短两个来月的功夫,一座人工岛已经初显雏形。

如果苏联人反应的快,就会马上发现不对劲。他们完全可以要求中方只做吹沙填海的第一步就好。

因为所谓的吹沙填海,本来就是用沙袋先围一圈海面,然后再用泵将圈外的泥沙连着到圈内去。

被吸进去的泥沙因为重力势能自然下落,海水则会被排出圈外。如此一来持续的时间久了,圈里头的砂石不断累积自然成岛。

这时候在上打桩船打桩固边,夯土机压实松散的沙土,一座成型的岛屿就建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