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 经典小说 - 末世兄妹流放种田在线阅读 - 末世兄妹流放种田 第112节
翻页 夜间

末世兄妹流放种田 第112节

    周瑜……

    “呵呵,娘,您看出来啦?”

    “嗯,看你刚看她的眼神,我就知道你摸出来了,只不过见你柳嫂子心里其实想要个儿子才没说的对吧?!”

    周瑜听了,就一头又扎进郑氏怀里,

    “还是娘知道我!”

    “唉!其实也不怪你柳嫂子想要生个儿子,这女人要是没个儿子,在这世上确实很难立足!”

    郑氏一边抚摸着周瑜头发,一边叹道,忍不住问怀里的闺女,

    “阿瑜,你也成亲有些日子了,怎么还不要个孩子?”

    在郑氏心里,作为一个平民女子,没有孩子傍身尚且难以立足,何况她闺女这个亲王妃!?

    因此就盼着闺女赶紧生个孩子,还最好是一举得男!

    “娘,我现在还小呢,现在就要孩子太危险了,我打算过两年再要!”周瑜邱在郑氏怀里答道。

    现在她才刚十七,刨了虚岁,才刚满十六岁,还太小呢,生孩子在这古代可是个危险活儿,在这古代又没人能给她做剖腹产手术,周瑜觉得还是等自己身体再长大些再说吧!

    “可…你这么想,姑爷能愿意?”郑氏听了就忍不住担心道。

    “娘,您就放心吧,这事儿我们俩都已经商量好了,晚生孩子还是朱熙提出来的呢!”周瑜忙安慰她娘道。

    在这件事上她倒是没说谎,朱熙的母妃就是生他时落下的病根,缠绵病榻几年后就早早去了,

    所以,听周瑜说了年纪小要孩子的危害后,都不等周瑜说,朱熙就主动提出让周瑜晚点再生孩子…

    倒是让周瑜很是觉得窝心了一回。

    郑氏听了这才放了些心…又嘱咐道:

    “你看阿熙那么喜欢你,你可别总是欺负他!”

    周瑜腹诽:难怪人们常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在朱熙不遗余力的巴结下,她娘如今待朱熙比待她这个闺女都好了!

    “娘,您嫁给我泽林叔这事儿,那二位没闹腾吧?”

    不想再听她娘唠叨,周瑜急忙转移话题,关心起母亲的事儿来…

    她口中的二位,自然指的是依旧在府里住着的周老爷子夫妇俩。

    “刚开始闹腾来着,说不让我改嫁!可后来你大嫂带来的杨嬷嬷劝他们说,我若是在府里,再不管事,也是这府里的夫人,又跟他们素有嫌隙,难免挑唆着你们兄妹几个和你大嫂跟他们不亲,

    反倒是我嫁出去,你大哥常年在军营里,你大嫂又是个不爱管小事的,到时候咱们府里,岂不就是他们两个老太爷,老太太独大了?!

    因此,这几日倒是不见他们闹腾了!”郑氏苦笑道。

    为了让她能顺利出嫁,这位杨嬷嬷可没少费心思哄着那二位!

    “这位杨嬷嬷倒是个能为的!以后咱们府里有她帮你大嫂看着,我也没什么不放心的了!”郑氏又叹道。

    一想到自己马上就要嫁人,郑氏就又有些难受起来,十分不舍得她的孩子们!

    “娘!您又不是嫁出去十万八千里!和大哥家也就隔着几道街罢了,还不是跟家里住着时一样?”

    周瑜见她娘又伤感起来,忙爬起来抵着她娘额头劝慰起来……

    也不知怎的,越临近要出嫁,她娘反而越胆怯了,还常常偷偷的抹眼泪,让周瑜十分的不理解。

    难道都二婚了,还会有婚前恐惧症?周瑜心道。

    “娘,你放心吧!我们都大了,会照顾好自己的!

    老天爷慢待了您这么多年,让您所遇非人,受尽辛苦,没准就是为了让您后半辈子能遇到泽林叔,然后被珍重,爱护,从此幸福的!

    娘!您一定会幸福的!”

    周瑜抱住她娘,由衷的祝愿道。

    “呜…”

    郑氏听了,感动的当下就哭了出来,也紧紧抱着周瑜道:

    “阿瑜,娘其实一点都不后悔当初嫁给你爹,他虽然不是个好的,但要不是他,娘也不会有你们这几个懂事的孩子!

    这些年,娘其实一点也不觉得辛苦,反而很感激老天,让我能成为你们的娘亲!”

    我们兄妹俩也很感激老天,能让我们成为您的孩子!

    周瑜亦在心里默默的道。

    ……

    娘两个就这么拥着抱了好久…

    直到……周瑜抱累了…

    “阿瑜,你摸我脉做什么?”郑氏忍不住松开自己闺女,指着自己被握住的手腕,纳闷的问道。

    “娘,我看看您身体怎么样?!”周瑜一边给她娘摸脉,一边闭着眼睛老神在在的道。

    片刻后,才睁开眼,学着那些老大夫摇头晃脑的朝着她娘道:

    “娘,女儿观你脉搏,如今您的身体十分的康健!再加上您现在也才三十有七…

    女儿觉得,您跟泽林叔成亲后,一定很快就可以再给我们生个弟弟或者meimei了!

    小阿樱想要个弟弟或者meimei已经很久了!!”

    郑氏……

    顿时被自己闺女的话臊的整张脸都红了,恼羞成怒的拿起旁边针线篓子里量衣服的尺子就朝着她闺女的辟谷打去……

    “好啊?你个臭丫头,竟然敢揶揄你娘,看我今天不打死你!”

    周瑜见了忙一边咯咯笑着躲避,一边求起饶来…

    小周璎从外面进来就看到了这一幕,还没弄清楚缘由呢就被她大姐给抻过去挡在了自己前头,

    “哎呦!娘,你就饶了女儿吧,女儿再不敢了!”

    周瑜一边躲在meimei身后,一边朝着郑氏求道。

    郑氏一看见周璎,就又想起刚周瑜的那句,阿樱早就想要个弟弟或者meimei的话来,忍不住又红了脸,

    也不好意思再打周瑜了,忙抚了抚因为闹腾散乱的鬓发,故作淡定的忙起她的针线活来……

    周瑜也不好当着小妹的面再跟她娘开玩笑了,也咳嗽了一声,问起她娘还有哪些东西没准备齐全起来…

    徒留周璎同学站在那里心中好奇不已,很想知道自己大姐到底跟她们娘说了什么,让她娘羞得整张脸都跟煮熟了的虾子一样的?!

    ……

    周家这边过得其乐融融,肃国公府里的仆人们,这时候却个个噤若寒蝉…

    只因他们世子从大理寺回来后,就被老国公给叫了过去,然后亲手对他行了家法,直接将他们世子给打了个半死!

    如今他们世子还在外院屋里半死不活得躺着呢,世子妃想请太医,老国公都不让!还说什么就是死了,也是他咎由自取!

    ……

    肃国公之所以发这么大火,说起来还跟朱熙有些关系…

    本来,肃国公是怎么都不肯相信自己儿子是虐杀那些女子的凶手的…

    但因着前几日朱熙从牢里弄走宋义时,并没有跟他打过招呼,偏偏经办宋义这件事的他们府里的丁管事,明知道他带走了宋义,也没有跟他提起…

    肃国公知道这件事,还是因为他的一个义子,正好请那个经办此事的官员吃饭,那官员无意中提起的!

    那官员还说,朱熙临走时还撂下话,若是他们府里还想找那宋义麻烦,只管去找他就是!

    宋义被关这件事他儿子是跟他说过一嘴的,可他儿子当时跟他说的是宋义无故勒索盘查他们庄子上的奴仆,还将人给打伤了,他们这边才报官抓的他…

    但肃国公觉得若是果真因此,那就算宋义跟周家有旧,靠着周家托关系托到了朱熙那里,朱熙也断不会没跟他打声招呼,就将人带走的…还撂下那么几句话…

    自己毕竟是他舅公,朱熙那小子就是再跟他岳家亲,看在他外祖母面子上,也不可能如此给他没脸…

    再说,这等小事,他就是跟他说了,难道他还会不给他面子不成?

    那小子不可能连这点人情世故都不懂啊?!

    除非…是那小子觉得在这件事上他们府里根本就不占理!

    再加上那官员明明已经将此事报给了他们府里的丁管事,但那丁管事却私自瞒下并没有跟他说,肃国公就对这件事更怀疑了!

    于是,肃国公就派了自己的亲信去查,结果发现,这件事根本不是他儿子跟他说的那样,是宋义挑衅他们肃国公府,而是他儿子看上了人家宋义的媳妇,才让那丁管事设计陷害的宋义!

    要不是周瑾当时插了一杠子,这会儿宋义的媳妇怕是已经被他儿子给弄到手了!

    要光是这个,肃国公也不至于发这么大火,最多就是多陪那宋义些钱财,再让他娶个媳妇就是了…

    可是因着宋义媳妇这件事,他的人又从那丁管事口中逼问出那宋义媳妇的jiejie,也就是他们府里的那个丫鬟,她的死似乎也和他儿子有些关系!

    那丫头肃国公也是知道的。本来是在他小妾院里伺候的,因着那天他正好有事找他儿子,就让她去帮着传了次话,没想到就被他儿子给看上了,跟他求了过去,留在了他外院的书房里伺候…

    但没过几天,那丫头就得了一场暴病死了…

    可这会儿那丁管事却说,那丫头死的前一天夜里,曾被他儿子留在了书房里,当天夜里书房值夜的几个奴仆都被他儿子给遣的远远的,包括丁管事,只留了他儿子的那个幕僚在里面看着…

    后半夜的时候,那个幕僚就去喊了丁管事帮着他去抬人,丁管事说那时候,那丫头就已经奄奄一息,浑身是伤,昏迷不醒了!

    在她自己的屋子里挣扎到天亮,就咽了气!

    刚一咽气,那幕僚就让丁管事赶紧将人拉去给烧了!

    这哪里是什么暴病啊!分明是被他儿子虐待死的!

    再联想到庄子上被虐杀的那几十女子,肃国公顿时冒了一身的冷汗!整个人都不好了!

    因此,等蓝人豪一从大理寺被放回来,肃国公就气的将他打了个半死…

    但他心中的怀疑却又不敢跟人说,毕竟是自己亲儿子,也舍不得将他交出去受那千刀万剐,还得忍着气替他将那个丁管事也给处理了!

    肃国公心里憋屈的要死,火一下就起来了,不但嘴角起了个大燎泡,以前胸腹处的旧刀伤也被勾的发作起来,让他疼痛难忍…

    病榻上的肃国公觉得,他这个儿子是不能要了,暗自决定,等过些日子,这阵子的风波过了,他就以他不堪大用为由,夺了他的世子之位,

    以后他的爵位就直接传给他的孙子吧!

    至于他这个儿子,就关到庄子里去,关一辈子吧!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