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1
民......啧,恐怖如斯。苏晏试探性地点击了之前存在物品栏里头的,他飞速扫过一遍,合上眼眸在脑海里回忆,竟然能记得七七八八。这时候,谁不夸一句红包效果好呢!他忙在群里感谢朱熹大佬的红包:苏晏:谢谢大佬!@朱熹苏晏:这个红包太太太好用了!!!苏晏:开心到模糊.jpg苏轼:过目不忘嘛?苏晏:那倒也不必。但是比以前的记忆力好了很多!苏晏:感觉就像是杜甫大佬当初那个“读书破万卷”红包的升级版!苏轼:行叭,散了散了。杜甫:还是挺不错的。曹植:那晏哥儿之后学习能轻松许多了。曹植:前段时间太辛苦了,都消瘦了,好好补补。朱熹:就算是过目不忘,也切忌不可因此得意张狂。朱熹:读书做学问没有捷径,只能脚踏实地。[微笑]苏晏:明白的!明白的![强]接下来的日子,苏晏的学习效率一下子提升了许多。毕竟原本要花上七八遍才能记下的内容,如今只需要两三遍即可。就算他上了五门经义课,也更有空闲时间了。他不禁幽幽叹了口气,要是早点获得这红包就好了,那前两个月也不用在学到崩溃的边缘疯狂试探。不过,现在能体验一把学神的感觉也不亏。就连在乐的课上,吴夫子也笑眯眯地问苏晏最近发生了什么好事,这次上课都能从他的琴音里听出他愉悦明媚的心情。苏晏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实在是这个红包太欧气,心里开心地像放烟花一样。嗐,他现在就是平平无奇的记忆力小天才!过去上乐课的时候,他在擅长音律、古琴的苏轼大佬的指导下练琴,进步速度可谓一日千里,苏轼都啧啧称赞,直夸他有“乐”的天赋。苏轼大佬吹彩虹屁的功夫不可小觑,弄得苏晏都有些飘飘然了,加上这红包的效果,最近苏晏白皙的小脸上都是挂着笑容,谢临风还吐槽他又变得奇奇怪怪了。苏晏继续拨弄这琴弦。琴弦上的那双手白皙盈透,白玉一般的质感,姿态优雅。抚琴的少年一双眼眸清澈明亮,盈着一弯泉水,花瓣般的嘴唇圆润饱满,嘴角处轻翘,格外招人好感。吴夫子慈爱地看着苏晏练琴,只觉得眼前的画面分外养眼。苏晏在古琴上的天赋也令她十分惊喜,她已经很久没有见着在古琴上这么有灵气的孩子了。上一次苏晏从金石楼回来告诉了吴夫子自己并没有找到满意的古琴。吴夫子一边温柔地安慰他不用着急,一边写信给自己的音乐圈好友们,问问近来有没有人得了什么适合制琴的好木料,若是有,看能不能帮她的爱徒留着。可惜的是,最近都没有什么消息。天气越发寒冷了,冬天已经悄然降临。凛冽的北风呼呼地吹着,冰冰凉的风扑在脸上,带着丝丝湿冷,直叫人哆嗦不已。现在学子们都不乐意在室外多待,实在是太冷了。课室里的火盆已经点上,小心地放在角落里供暖。由于火盆对于文津阁的数十万藏书有潜藏的威胁,文津阁的读书室并不提供火盆,学子们也严禁携带取暖的手炉入内。于是文津阁的学子也变得少了起来,大家开始频繁地外借书籍,和寝舍的舍友们一同交换着看。苏晏翻出娘亲早早就给自己准备好的雪白狐裘,一出门,整张小脸都恨不得埋在那狐裘里。陆弦之有一次出门,恰好就看见一个糯米团子从隔壁“嗖”地一下蹿了出来。面上少有表情变化的陆大才子愣了一愣,随后才轻轻笑了笑。于是苏晏隔天就收到了书童季时拿来的两个木匣子,他现在看见这风格的木匣子问都不用问,就知道是陆弦之的礼物。苏晏打开其中一个木匣子一看,是一个极其小巧精致的手炉。这个手炉类似于现代的暖手宝一样,是椭圆形的。厚薄均匀,花纹精细,一看就知道这工艺精湛。炉盖上的雕镂很细,刻有镂空的“竹报平安”吉祥图案。苏晏拿在手里把玩了一会,发现这炉盖也盖得十分紧密,不会轻易松动。他将这手炉放在桌上,打开另一个木匣子,里头装的是昂贵的银丝炭。“银丝炭出近京之西山窰,其炭白霜,无烟,不易熄。”苏晏见着这银丝炭,立刻回忆起之前看到过的话本里的描述。他倒吸了一口凉气,随后心里又美滋滋。嗐,弦之哥哥可真是太宠粉了!作者有话要说: 傻崽崽,那不是宠粉,是宠老婆鸭!“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朱熹银丝炭改编自里的银骨炭:“银骨炭出近京之西山窰,其炭白霜,无烟,难燃,不易熄,内务府掌之以供御用...”感谢在2020-11-1000:00:00~2020-11-1100:00: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岚100瓶;原来我是射手座o((⊙5瓶;幼以清仪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第69章季时将这银丝炭烧好放入手炉之中。令人欣喜的是,手炉中炭火虽然烧得很旺,但这手炉摸上去却并不烫手,热度刚刚好。怀捧手炉闻炭香,这便真正的“熏衣灸火”了。苏晏对这个漂亮又实用的手炉爱不释手。弦之哥哥每次送的礼物可真是太贴心了!***腊月十一日。寒风凛凛。学子们迎着冷冽的北风从寝舍里去往课室,冷得直搓手,不停地往自己手上呵气。但若是凑近仔细一瞧,却能发现他们脸上洋溢着欣喜的笑容。这是因为今日是倒数第二个上课的日子,明天再上一天的课,就到了过年放假的时候了。云山书院的夫子们在这一旬刚开始的时候就通知了各位学子书院今年从腊月十三日开始放年假。毕竟之后腊月二十一日的冬至,正月初一的春节,以及正月十五的元宵节,都是大卫朝合家团聚的大日子。云山书院当然也不会那么不知趣,非要让学子们节假日都得到书院来上课。临近假期,学子们不免心思浮动起来。三个多月远离家乡,大家早就归心似箭了。本地的学子们安排书童小厮们定好了回家的马车,外地的学子则是趁着水路还能走,赶忙定